文/劉伯溫(大陸網民)

從「反服貿」手機遊戲的「太陽花運動」時期盛行的幾大謠言說起。

一、真正能令不少人民憂心恐懼反對服貿的原因是?

服貿協議,綠營人士一邊造謠「服貿一過,台灣計程車司機、美髮店洗頭小妹都失業,老闆都變大陸人,台灣街邊小店都變大陸連鎖,台灣中小企業被陸資併吞,台灣白領大量失業,工作都被工資更低的大陸人搶走,台灣會被陸資搞得房價高漲工薪階層買不起房,大陸人只要花幾十萬台幣投資名義就可以湧來台灣工作,台灣人如何跟低薪的大陸人競爭?馬英九親中賣台,將來台灣到處都會是大陸人,台灣書店將到處都是中國大陸出版物把台灣人統戰洗腦,台灣媒體將全部被陸資控制,中國不戰而統台灣......」;一邊又裝作公允地說,「我們反的只是黑箱程序」。

上述謠言直擊人心、威力驚人,搭配上台大鄭秀玲等偏綠學者貌似經濟專業的懶人包,經由一幹半懂不懂的名嘴,一堆偏綠媒體網站如民視、三立、年代、壹電視、自由時報、民報、PTT、新頭殼......等的擴散引申,引起台灣人民對服貿的巨大懷疑恐懼反對,讓大部分普通工作者、學生、青年憂心如焚集體反服貿,加上所謂「反30秒程序黑箱」和「必須先有監督條例再逐條審查」這兩個極佳的輿論宣傳攻擊點(只是導火索,不是反服貿者內心的憂慮所在),使得太陽花學運聲勢浩大,一舉擊垮馬英九政府和國民黨。太陽花後續沖擊力之大,導致兩岸經貿談判近乎停滯,更令藍營在隨後的地方選舉一敗塗地一蹶不振。

二、1842《南京條約》以來,真正的不平等條約叫:《服貿》

兩岸服貿協議,對大陸而言,為何願意簽署這樣的「不平等條約」?(參見張志雲文章:自《1842《南京條約》以來,真正的不平等條約叫:《服貿》)當然旨在期待以經濟讓利來強化兩岸形成經貿共同體,遏阻台獨;至於真跟台灣統一,對共產黨來說恐怕是50、100年後再說。--如果說簽個服貿就能統一,那也太小瞧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反中思潮了。

辟謠永遠比造謠慢,要辟上述的謠更難。只有換角度思考:上海人口2300萬,大陸13億人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都可以到上海工作生活或投資,到上海比到台灣容易1000倍(外省人到上海是直接去就行,大陸人到台灣則是海峽+一道道審查+關口+手續+人數管制......)

假如上述謠言有道理,那麼,類似的情景早該在上海、浙江、廣東這類大陸沿海省份和大都市發生才對!--「上海的計程車司機、美髮店洗頭小妹都失業了嗎?上海白領工作都被工資更低的外省人搶走了嗎?上海人老闆都變外省人?......」

台灣社會對大陸資本和人員限制重重、疑懼極深,氛圍談不上歡迎。不要被官方的最低工資水准給騙了。事實上,一個快遞員在上海稍用功都可以拿月薪8K人民幣,一個熟練裝修技工在內陸的四川成都都可以拿月薪8K人民幣,一個美髮店老板會選擇在上海廣東浙江隨便哪個欣欣向榮的省份開店,還是離鄉背井、到人生地不熟、不太歡迎陸資的台灣,去跟在地的台北美發店競爭?可能嗎?--這是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的答案。更何況,兩岸的市場容量空間、未來發展、投資報酬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炒高房價,陸資買不買,台北房價都是那麼高。全世界大都市紐約東京香港上海台北都一樣。

至於陸資控制台灣媒體出版給台灣人洗腦,真是天方夜譚!在大陸現在共產黨的宣傳都被罵得要死淪為笑話,台灣反中仇中的人和綠媒多成這樣......

事實上,台灣薪資增長慢且發展空間小,無論對大陸白領還是最底層的勞工,吸引力也不如大陸沿海發達省份;台灣市場太小,在台灣投資服務業對陸資缺乏吸引力。

真正對陸資有吸引力的,其實是聘用台灣的服務業人才到大陸或世界開辟市場打品牌。台灣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相當不錯,如果抓住機會,薪資、舞台可以數十倍於台灣。--只是,綠營又要罵「中國挖台灣牆角,人才外流」了!

對大陸而言,推進開放自由貿易包括服務業,是提升自我競爭力的長遠政策,大陸經濟正在實現到服務業內需市場的轉型升級。

現在的世界不是零和遊戲。無論跟美國有多少爭奪對峙,無論跟日本有什麼新仇舊恨,我們也會積極參與全球化和自由貿易,跟歐美日進行自貿談判--否則難道還為了反日反美,學滿清閉關鎖國害自己?

台灣人可能只從媒體上看到大陸反日反美抵制日貨的新聞,台灣人多半不知道,事實上,「抵制日貨」在大陸只是少數憤青的腦殘弱智亂喊,其荒謬可笑經常被主流輿論批得體無完膚。

三、服貿通過與否,對大陸有何影響?

雖然「反服貿、太陽花」在台灣是件重大的事。但在大陸,除了我這樣的關心兩岸的人,大部分人不關心、沒興趣、也不知道這件事。那麼,台灣的服貿通過與否,對大陸有何影響?說我的看法。

台灣如通過兩岸服貿,對大陸未必是好事(因為現階段服務業台灣比大陸領先)。--如果服貿通過,其實反而會使得台灣品牌和企業占領大陸市場。

道理很簡單。王品早早來大陸做強做大,大陸本地出第二個王品的難度就增大。鴻海早早來大陸做強做大,大陸本地就難出第二個鴻海。

以面板業為例。假如當年台灣在面板業較有領先優勢的時候,採取的政策,不是阻撓禁止台廠赴大陸投資,而是積極鼓勵。那麼今天大陸的面板市場大半已經被台廠瓜分,台灣的面板廠本來很有機會借助大陸的市場,快速成長為業界的巨頭打趴南韓。相應的,大陸本地廠商就難以成長。

綠營反中恐中,或許自以為,禁止台廠赴大陸投資面板廠是保護了自己,避免中國大陸成長或學到技術,其實大錯特錯,根本是一廂情願、自縛手腳。反而使得大陸本地廠商有充分的時間和市場機遇,即使不從台灣也可以從歐美日本韓國聘請技術人才,快速成長崛起,台廠已失了市場先機。

服貿不通過,對大陸無所謂。大陸的進步,並不會因為台灣不簽署服貿,就慢一秒鐘。大陸學習成長超越的目標,是美國、德國、日本,是以全球的眼光和布局來進步。

台灣的經濟總量已經只是大陸的20分之一,廣東、浙江、江蘇、山東GDP已超過台灣,按成長趨勢,上海市、福建等各省有機會逐步超越台灣。人均GDP台灣仍領先不少,但重點在成長。現在工資你40K,我15K,但你不怎麼漲,我年年漲,十年二十年後呢?

雖然,目前台獨在台灣社會占據優勢,綠營反中、仇中、恨中、厭中、去中國化不遺餘力,但是只要台灣人還不是全部都拒認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感情上,我們還是希望看到同文同種的台灣越來越興盛進步。

最初,因為同為中華民族、同文同種,台灣本來是大陸期待優先聯接的對象,所以專門推遲跟南韓,而提前半年跟台灣談服貿。--感情上,我們當然寧可同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台灣的服務業占領大陸市場,而不是南韓。

可是,台灣在綠營支持和民粹煽動下反服貿,仇中反中台獨氛圍變本加厲,大陸總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等待台灣,只能隨後跟南韓簽署自貿協議。南韓不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南韓想照搬大陸跟台灣的服貿協議條件,但不可能。

四、「反服貿」的最終歷史評價

那麼,「反服貿」的最終歷史評價,究竟是促進台獨,還是相反促進統一?遊戲基地

我認為二者兼有。古語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短期看,台獨今天可能對反服貿擊垮國民黨感到歡欣鼓舞,反中者看到太陽花運動阻止了兩岸的接近,遲滯了兩岸經濟共同體的形成,台獨反中氛圍高漲,似乎不利統一。

但從長遠網頁遊戲角色養成看,「反服貿」其實是「台獨為兩岸最終統一立下大功」。為何?

試想,是台灣經濟旺盛發達、實力直追南韓,台獨更可能實現?還是相反地經濟走向衰敗,更可能實現?

反服貿後20年,綠營上台帶台灣走反中路線,內部分裂更嚴重,兩岸關系必然走上沖突對峙局面。習近平批陳雲林「過去的對台讓利策略完全錯誤」,其實已預示了大陸策略轉變不再送利好,這種經濟讓利不可能得到人心。

一旦綠營上台採取「聯日聯美制中」的反中路線,台灣不付出經貿和自貿區的代價不可能,自然會令台灣人均薪資收入遲遲難漲、停滯不前,從總GDP到普遍人均薪資水准,台灣將不止被南韓遠遠落在身後,還會被大陸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福建等沿海各省逐漸趕超,當台灣的的GDP總量甚至人均薪資收入、人均實際生活水平,逐步甚至被福建省趕上,會發生何等變化?

反服貿和反中對台灣的長遠影響,在此後二十年自會逐步顯現。因為正是反服貿太陽花令台灣自我設限,使得台灣服務業自外於中國大陸的騰飛和世界經濟自貿整合趨勢,反服貿路線的確立和綠營的上台,令台灣喪失乘勢而起的機遇,將使得台灣發展更慢、未來實力更弱,反而有利於統一。

綜上,「反服貿、反中」的太陽花運動,其實反而是「台獨為兩岸最終統一立下大功」。

誰能想到,歷史的發展,竟然如此之吊詭呢?......

●作者劉伯溫,筆名,來自大陸,交通大學畢業。此文為讀者投稿。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王尚智/我們只剩一個島與一個省

劉伯溫/10年內,國民黨會瓦解

羅智強/蔡英文,不准別人説實話,才是..

阻礙台灣進步的最大原因

評/為何不定義歐盟基督徒為難民

nagee/從巴黎恐攻看台灣的盲點

大陸網友/一中各表意見

游梓翔/我們熱愛的中華隊

Pray for Paris前,請想..

江元慶/一審定讞的冤案

劉伯溫/反服貿為兩岸統一立大功

張中一/我們又回到了河伯娶親的日子

胡祖慶/台灣需要副總統嗎?

在紅藍白之外:黎巴嫩的青翠雪松


77CFB04A727010B3
arrow
arrow

    rhh35ll51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